作者: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王瑶,北京

中国对绿色金融的拥抱是推动可持续性考虑成为全球金融政策议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这篇《可持续金融领导力系列》的文章中,王耀教授总结了自2016年以来所取得的进展,并指出了为使金融符合中国建设 "生态文明 "的雄心而仍需采取的步骤。

2012年,中国政府 批准 一个意义深远的政策目标是建立一个 "生态文明"。这个目标的动力部分来自于清理快速工业化后果的迫切需求,以及建立一个更和谐的增长模式的愿望。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环境转型和有效利用资源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所需的资本规模是巨大的:根据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研究,从2015年到2020年,每年的绿色投资估计为3-4万亿人民币(433-5770亿美元)。

指南 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方针2016年8月31日,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七个金融相关部委发布了《关于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一个引导这种投资的全面计划。四天后,中国政府在杭州举办了首次G20峰会,在G20历史上第一次,所有国家元首就促进绿色金融的共同目标达成一致。

自上而下的模式,通过宏观审慎和货币政策来推动

与西方依靠市场创新的 "自下而上 "的方式不同,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具有 "自上而下 "的性质,以政府指导为基础,2016年《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和纲领性文件就是其缩影。

作为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促进绿色金融发展。自2017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将绿色金融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包括通过正向激励商业银行增加绿色信贷存量和提升绿色存款来补充绿色信贷。2018年6月,该行决定将评级为AA的绿色贷款作为抵押品纳入中期贷款机制(MLF)。而在2018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绩效评价方案(试行)》,进一步细化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绩效的评价标准。

在绿色债券市场奠定的基础上,金融标准也在逐渐成熟。201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该计划将 "绿色金融标准化 "作为其主要项目之一,重点关注金融机构的产品标准、信息披露标准和绿色信用评级标准。

中国也已经成为国际上推动绿色金融的重要倡导者。绿色金融是 唯一的新话题 中国在2016年担任主席国时为G20金融轨道的议程增加了内容,中国与英国共同担任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主席。此外,中国还是 创始成员 他是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绿色金融体系网络(NGFS)的成员,也是可持续银行网络(SBN)和气候相关金融披露工作组(TCFD)的坚定支持者。国际上的一个关键问题 绿色金融 中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础设施计划,它与环境可持续性的高标准相一致。

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

中国的绿色金融路线图发布两年来,政策势头明显。但一系列的实际挑战依然存在。由于环境的外部性尚未完全内化到市场价格中,资金的流动量仍然不足。外差因素可以是积极的,例如它们为绿色项目带来环境改善,也可以是消极的,造成污染项目的环境破坏。目前,由于中国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绿色效益不能被纳入投资收益,环境损害也不能完全反映在投资成本中。

对 "绿色 "的定义缺乏共识,也阻碍了进展。目前,中国有两套绿色债券标准和两套绿色信贷标准。此外,各部门都有绿色农业、绿色建筑、绿色制造和技术的标准,但它们之间没有协调。

环境绩效信息的披露仍然不足。在金融部门,需要发展环境风险分析能力。同时,由于缺乏环境风险识别和量化的工具,一些金融机构低估了污染性行业投资可能带来的风险。此外,大多数从业人员缺乏对绿色产业的专业知识。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对绿色金融的认识--或者说,更广泛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还没有成为主流。大多数金融机构仍在等待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为绿色投资推出更多的优惠措施。

中国绿色金融的前景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挑战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完善关键的法律和法规是下一步的关键。有必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推广《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明确金融系统应如何管理环境外部性。同时,还需要推动金融领域的立法修订,如将绿色和相关的ESG元素纳入《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和养老基金监管。

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需要由政府进行推广。这包括完善所有资产类别和金融服务(包括债券、股票、保险、基金、贷款)的信息统计和数据披露,并为绿色金融政策评估、相关机构的业务评估和未来政策修订提供数据支持。

推广绿色金融不仅需要金融监管部门的参与,还需要处理政治改革、环境、农业、住房建设、工业、信息技术、科技等方面的相关政府机构的参与。

这篇评论是作为格兰瑟姆研究所可持续金融领导力系列的一部分发表的。

本评论中的观点是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格兰瑟姆研究所的观点。

与LSE的格兰瑟姆研究所保持联系
注册我们的新闻简报,获得最新的分析、研究、评论和即将发生的事件的细节。